據財聯社訊,隨著房企密集披露2022年業績預告,房企預虧損的比例較去年有所擴大。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日,A股已有超60家房企發布2022年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
其中預計凈利同比出現下滑的房企超56家,虧損房企達40家,占比近67%。
(資料圖)
值得關注的是,陷入虧損的房企中,不僅藍光發展、泰禾、陽光城等出險房企均在其列,
還不乏華僑城、格力地產、華遠地產、首開股份等央國企。
截至2月1日,A股上市房企2022年業績首虧的房企超過12家,其中8家屬于央國企。
根據業績預告,最大虧損額度預計超過100億的房企有7家,
分別為藍光發展、中天金融、陽光城、榮盛發展、華僑城A、泛海控股以及金科股份。
受疫情反復、宏觀經濟環境、房地產行業政策等因素影響,
2022年房企結算收入大幅減少,毛利率持續承壓,是房企預虧的原因之一。
根據上述房企的公告,造成虧損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
一、受宏觀調控、結算周期變化的影響,房企結轉面積下降,結轉項目毛利率水平偏低。
二、受市場環境影響,部分房地產項目存在減值跡象,
房企預計對部分房地產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由此導致利潤出現較大幅度下降。
簡單點意思就是,房子降價了還賣得不好,全年花的比掙的多。
2023房企償債壓力不小
在過去的2022年,因流動性承壓、債務壓力高企,諸多房企陷入違約境地。
雖然新年已至,但償債壓力仍是房企面臨的一大關。
據中指研究院最新數據,2023年房企償債壓力較大,
年內房企到期信用債及海外債合計9579.6億元,相比上年多700億元,
房企償債規模有增無減,其中信用債占比65.9%,海外債占比34.1%。
2023房地產重點工作
前不久,住建部部署2023年重點工作。
會議指出,房地產工作要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大棋局,
重點從穩預期、防風險、促轉型三方面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會議指出,穩預期,要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增強政策的精準性協調性,以更大力度精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提升市場信心,努力保持供需基本平衡、結構基本合理、價格基本穩定,同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同住宅產業發展相協調,嚴控投機炒房。
防范風險方面,要“抓兩頭、帶中間”,以“慢撒氣”的方式,防范化解風險。
“一頭”抓出險房企,一方面幫助企業自救,另一方面依法依規處置,該破產的破產,該追責的追責,不讓違法違規者“金蟬脫殼”,不讓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蒙混過關 。
切實維護購房人合法權益, 做好保交樓工作。 同時, 支持優質國企、民企改善資產負債狀況。
促進轉型,不能出現新的交樓風險。
會議強調,各項制度要從解決“有沒有”轉向解決“好不好”。
有條件的可以進行現房銷售,繼續實行預售的,必須把資金監管責任落到位。
要大力提高住房品質,形成房屋安全長效機制,研究建立房屋體檢、養老、保險等制度,讓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有依據、有保障。
【越喬】認為,2023房地產如果重復老路,可能還會再次觸發暴雷陣痛。
越喬整理自財聯社、第一財經、新華社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