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等號有"≠"(不等號)、"> "(大于號)、"<"(小于號)、"≥"(大于等于)及"≤"(小于等于)。
2、拓展資料圖為不等號:≠ 。
 (相關資料圖)
(相關資料圖)
3、不等號(Sign of inequality)是用以表示兩個量數之間大小關系的符號。
4、現在常用的有“≠”(不等號)、“> ”(大于號)、“<”(小于號)、“≥”(大于或等于)及“≤”(小于或等于)。
5、1629年,在法國數學家日納爾的代數教程里,用 “AffB”代表A大于B,以及用“BξA”代表B小于 A。
6、1631年,英國著名的代數學家哈里奧特(1560-1621)在其出版的數學著作中,首先創用了“> ”(大于號)及“<”(小于號),但未被即時采用。
7、同時期的英國數學家奧特雷德(1570-1660)亦發 明了以“>”表示大于,以“<”表示小于的符號,這種符號,至十八世紀仍被采用。
8、至近代,“>”及“<”分別表示大于及小于的符號,逐漸被統一及廣泛采用。
9、并以“>”“<”及“≠”來表示為大于、小于及等于的否定號。
10、不等式里面, 同時乘以或者除以一個正數,不等號不改變方向;同時乘以或者處以一個負數,不等號與原符號相反;同時加上或者減去一個數(正負都可以),不換方向!。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