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烈軍(右一)正在向居民分發法治讀物
記者 陳芷琦
近年來,江池鎮橫梁村以建設宜居宜業、景美人和、美麗鄉村為目標,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不斷創新鄉村治理體系和模式,提升鄉村治理能力水平,開創產業旺、農村美、村民富和文明新風進農家的新局面。
(相關資料圖)
堅持自治強基??凝聚鄉村治理合力
橫梁村地處方斗山脈,年平均氣溫18℃。全村共有8個村民小組605戶1659人,設黨支部1個,黨小組2個,有黨員49名,設村務監督委員會,監委會成員3人。因地處南岸避暑游客集聚區,外來游客人數眾多,夏季常住游客常年在6000人以上,對鄉村治理帶來較大壓力。
結合橫梁村旅游旺季人員聚集的情況,橫梁村建立了“游客流動黨支部”,采取“游客臨時黨支部+村黨支部+物業公司”三方聯動工作模式,讓外來游客黨員就地就近參加組織生活。
7月21日,在橫梁村黨群服務中心,一場主題為“如何使游客黨員更好進行自治管理”的討論會正在進行。
“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領村民肩負起保護環境的責任,保障游客在暑假期間在這里來安心度假。”橫梁村游客流動黨支部書記曹光德正在發表自己的看法。
去年6月,橫梁村游客流動黨支部正式成立,共有支委委員3名,設支部書記1名。黨支部現有黨員7名,其中正式黨員7名;男性黨員6名,占86%,女性覺員1名,占14%;大專及以上學歷黨員7名,占100%。
游客流動黨支部自成立以來,與橫梁村黨支部結對共建,帶領全體游客黨員積極參與橫梁村黨支部組織生活,同時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讓游客參與旅游旺季自治管理,推進共管共治共享。
堅持法治保障??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這段時間,天氣雖然炎熱,但江池鎮司法所所長冉烈軍仍攜帶法治宣傳冊,前往居民家中為他們普及法治知識。
“我們主要通過鎮司法所和村進行聯合宣傳,建立一套聯動機制,把普法工作和群眾聯系起來。努力提高讓老百姓的法制意識和維權意識,讓老百姓不再上當受騙。”冉烈軍說。
“特別是家里有老人的,一定要注意,別人發來的鏈接不要點開,不要相信會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在游客中心,冉烈軍正在給前來避暑的游客普及防詐知識。
夏季常住游客增多,針對人員集聚帶來較多矛盾糾紛,橫梁村建立了村級司法調解室,依托鎮司法所、派出所,整合人民調解員、片區民警等力量,推動“一站式受理、一條龍化解、全鏈條解決”,做到“小事不出村,責任不推卸,矛盾不上交”。
堅持德治引導??激發鄉村治理內力
為激發居民們的內生動力,橫梁村還健全道德評議機制,發揮“一約四會”作用,推動完善村民積分制、“紅黑榜”制,倡導移風易俗。在“青紅服務中心”基礎上,依托村開放性黨群服務中心建立“青紅服務站”,整合資源建立起“青紅志愿者”服務隊伍,搭建起關愛農村“一老一小”的平臺,發揮好德治引領示范作用。
此外,橫梁村還結合紅色文化實施環境整治,建成2公里“青紅步道”,在“火燒張關槽”革命遺址打造“青紅小院”,規范“一線一院”34戶人居環境,展示崇德農軍、二路紅軍、賀龍紅三軍、川鄂邊游擊隊等在江池的革命歷史,為綠水青山增添紅色底蘊,發揮紅色革命文化的教育作用。
“夏季3個月,橫梁村戶均增收達8000元,‘百花蜂蜜’年產值50萬元,還有50畝桃李園供觀賞采摘,輻射帶動紅心獼猴桃、稻田生態養魚等特色農業發展。鞏固發展農家樂、超市、快遞、物管等服務業,實現就近就業120人,形成覆蓋方斗山片區萬名游客的唯一鄉村集市。橫梁村也成功創建重慶市第三批鄉村治理示范村、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美麗巴蜀宜居鄉村先導村。” 江池鎮黨委組織委員秦艾莉說,下一步,江池鎮將進一步發揮“五治融合”作用,依托活力黨組織創建,吸引更多外來游客黨員積極參與黨員注冊、報到活動,激發鄉村治理活力,開創鄉村治理新局面,為鄉村振興賦能。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