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至30日,2023中國(重慶)臨空經濟大會在渝北區舉行。這是中國(重慶)臨空經濟大會首次舉辦,川渝兩省市有關單位、機場、航空公司共同簽訂《加快建設成渝世界級機場群、打造空中陸海新通道戰略合作協議》,同時,一批重大項目集中簽約落地渝北區,合同投資額超300億元,將進一步助推重慶臨空經濟示范區成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新的動力源。
(資料圖)
依托大型機場建設臨空經濟區,向藍天要效益,已成為全球蓬勃興起的城市發展新模式,更是中西部內陸城市擁抱世界、轉型跨越的新選擇。
重慶臨空經濟示范區是國家首批臨空經濟示范區之一,全域規劃面積147.48平方公里,均在渝北行政區域內。自2016年10月獲批成立以來,示范區內陸開放空中門戶功能不斷增強、臨空產業基礎持續壯大、城市功能配套加快完善、港產城融合發展日益凸顯。
數據顯示,2022年,示范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近900億元,臨空產業增加值占全區GDP四成以上。今年一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0億元,同比增長7.0%,高于全市增速2.3個百分點。
“當前,重慶臨空經濟示范區正面臨成渝世界級機場群加快打造、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加快建設等多重機遇,處于蓄勢騰飛的歷史風口?!庇灞眳^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舉辦此次大會,進一步提高重慶臨空經濟示范區知名度、擴大朋友圈,通過加強成渝地區協同聯動,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高效集聚,吸引更多國內外知名航空運輸、總部經濟、跨境貿易等企業來渝投資,加快打造輻射區域更廣、集聚效應更強、服務功能更優、運行效率更高的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持續壯大臨空經濟,建設更高水平的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
會上,川渝兩省市相關單位,渝北區政府、資陽市政府等兩省市有關地方政府,江北機場以及國航、川航、重航等14家合作主體共同簽署合作協議,以共同推進雙城經濟圈建設、著重打造空中陸海新通道、深化臨空經濟領域產業合作、加強渝新航空雙樞紐建設、促進政府和企業合作交流、共建人才創新協同機制為合作重點,推進成渝世界級機場群建設,提升成渝地區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
同時,一批臨空導向強的招商項目簽約落地,包括渝北區政府、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重慶機場集團三方共建“中國南向航空服務基地”(暫定名),中國郵政重慶市分公司打造160余畝的重慶郵政綜合郵件處理中心等,將為重慶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再添新動力。
建設臨空經濟區、發展臨空經濟,完善的綜合交通樞紐是關鍵。如今,在江北國際機場東航站區T3A航站樓的北側,T3B航站樓及第四跑道工程正加緊施工,計劃2024年底全面建成。屆時,江北國際機場將形成4條跑道、4座航站樓布局,滿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20萬噸的需求。
會上,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行業領軍人物、商界精英等一致認為,在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背景下,重慶臨空經濟示范區潛力巨大、大有可為。
“江北國際機場具備了很好的硬件,在樞紐建設方面的基礎也很不錯?!敝袊鞘信R空經濟研究中心秘書長馬劍表示,重慶要依托臨空經濟示范區這一空間載體,聚集本地優勢產業,培養臨空偏好型的企業和產品,并實現招商引智,培育符合未來臨空經濟和國際發展導向的朝陽產業,從而更好地支撐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為進一步發揮臨空經濟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的支撐引領作用,去年,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重慶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5年)》,擘畫出臨空經濟發展的新藍圖和實施路徑?!笔邪l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重慶將堅持“樞紐筑基、產業聚勢、城市賦能”總體思路,在航空樞紐建設、臨空產業培育、平臺資源利用、城市配套建設上聚力,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我們將最大空間鏈接世界、最大限度帶動產業、最強聚力塑造新城,加快建成具有重慶特色的現代化臨空經濟示范區?!?/p>
根據《實施方案》提出的目標,到2025年,重慶臨空產業發展推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成效更趨顯著,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臨空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50%,進出口總額達到2000億元。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