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記者日前從生態環境部獲悉,經過努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2022年,黃河流域地表水Ⅰ至Ⅲ類斷面比例達到87.5%,同比提高5.6個百分點;黃河干流全線水質持續改善。
這是2022年12月29日拍攝的位于寧夏中衛市境內的黃河景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此前,生態環境部聯合相關部門編制印發了《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出臺實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推動流域開展“五大行動”,即河湖生態保護治理行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行動、城鎮環境治理設施補短板行動、農業農村環境治理行動和生態保護修復行動。
黃河保護法將于今年4月1日起施行。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推動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以實施好“五大行動”為牽引,促進流域生態環境改善。
一是強化流域工業、農業、城鄉生活、礦區等污染協同治理,推進重點區域、重點河湖生態保護與修復,深入實施流域生態環境保護重大工程,加快補齊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短板。
二是探索推進具有流域特色的生態保護治理模式,推進全流域環保信用互信互認,進一步健全完善區域生態環境協作機制、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探索開展重大生態環保工程項目投融資試點。
三是指導地方貫徹落實黃河保護法,做好相關法律法規配套銜接工作。(記者高敬)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