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反攻的第一槍,終于來了。
8月3日,鄭州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里面涉及到了青年人才安居、住房交易稅費、商品房現房銷售、改善性住房、金融信貸等,
共有15條,于是,又被稱為“鄭州樓市新政15條”。
其中,“取消限購”這一條,備受矚目。
想想以前,有多少人為了拿到購房資格,使出了渾身解數。
想盡辦法補繳、代繳社保的,不在少數,
還有,前一天還情比金堅的夫妻,第二天就登記離婚了,
接著第三天就買上房了,然后到第四天,買到房的那一方,不認賬了。
本來為了買房假離婚,結果變成了真離婚。
總之,那些年為了拿到購房資格,各種離譜的事情,
像是一個定時鬧鐘,過一會,總會響出來。
現在好了,鄭州現在直接取消限購了。
那么,然后呢?
諸葛找房網的數據顯示,目前鄭州有大約14.16萬套二手房掛牌出售,新上房源1999套。
在“鄭州樓市新政15條”發布后,也就是8月3日-8月4日,共有756套房源降價出售,68套漲價出售。
誰能想到,取消限購后,沒刺激到買房,反而刺激到賣房。
怎么說呢,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吧。
為什么說是意料之外?
我是沒想到,大鄭州人民對政策的解讀,快狠準、很到位。
不僅僅鄭州樓市的15條新政,上個月集中出臺政策,
比如金融16條延期、認房不認貸等等,
這些從工具箱里拿出來的工具,非常多,多到堂主都看不過來了。
可是等緩過神里,定眼一看,滿滿的工具箱里,里面放的,都是喇叭。
各種大喇叭齊齊出來叫陣,能吵吵就盡量不動手。
大鄭州人民是很清醒的,頗有一種反其道而行之的兵家做法:
工具箱里喊著你們去買房了,他們就趁機解套手里的房子。
也對,在現在這種情況下,能減負盡量減負,保存實力,熬過去。
說一千道一萬,為什么現在各種政策大禮包下,樓市還是沒起來?其實就是兩個字:沒錢。
什么“長期看人口”,說實話,長期是多久?二十年還是三十年?普通人壓根就沒想那么長遠。
堂主之前說過,做知識區的阿婆主,給大家講宏觀、講政策、講大環境,這種東西很虛,離生活太遠,還不如去看舞蹈區的小姐姐跳舞,起碼能賞心悅目。
普通人關心的東西,真的沒那么高大上,他們關心的,是蔬菜、雞蛋、豬肉漲價了沒,僅此而已。
同樣的道理,放在樓市上,大部分普通人沒那么高的意識,比如”救樓市就是就中國經濟”,
他們買房的原因,真的很接地氣,比如要結婚,得買個婚房,小孩要上學了,得買個學區房。
到了現在,普通人不買房的原因,其實就是兜里沒錢。
8月4日,四部門齊聚發布會,對房地產,又拿出了工具箱:
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穩妥處置化解房地產、
推進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降息,
穩步推進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在試點城市落地、
延續實施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至2024年5月末等等。
誠意還是滿滿的,但是傳導到居民端,只有三個字:知道了!
救樓市也好,刺激消費也罷,說白了前提是,手里得有錢。
那么,怎么才能讓大家手里有錢呢?
有人說,可以讓居民通過股票、基金來賺錢。
堂主作為一個A股韭菜,只能跟大家說,
如果你不怕每天的生活、頭上都帶點綠的話,那你可以試試。
你說炒股賺錢吧,問題來了,先不說炒股一定能賺錢,請問,這本金哪里來啊?
要知道,并不是每個人都像胡錫進那樣,微博一發,立馬就拿出20萬進入A股。
試問,哪個普通人,能隨隨便便拿出20萬?
堂主上期做了“美聯儲瘋狂加息,為何美國經濟還沒有衰退”的內容,
然后回看我們2008年的救市成功,
查閱各種數據后,發現都有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居民的負債率。
在2008年12月時,我們居民部門的負債率,只有17.9%。
所以給了房地產起飛的龐大空間,也是能走出當年金融危機的底層支撐。
根據上海研究發展基金報道,到2022年時,居民部門的負債率,去到了136%。
再來看美國,同樣是以2008年到2022年這15年為期限。
財新雜志顯示,這15年來,美國家庭負債余額一直在下降,從101%降至77%。
同樣是居民部門,一個是不斷加杠桿,一個是不斷減負債。
更要命的是,華泰宏觀數據顯示,近一年來,美國居民的超額儲蓄余額也在慢慢抬頭,這組數據我在上期視頻里講過。
所以你看,從去年來,各路紛紛預測的美國衰退,并沒有到來。
這里先不提美國的美元霸權,或者美國的科技,
就一點:人家的居民部門,是一直在減負的。
梳理下來,你會發現,不管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還是這次美聯儲兩年加息11次,
要想抵擋住經濟危機,除了擺在臺面上的宏觀政策大禮包外,
最根本的,還是在居民部門,也就是老百姓的抗風險能力。
如果居民部門平時負債低、有儲蓄,也就是古代說的“廣積糧”,
底層實力有了,自然整體經濟韌性就強。
如果居民部門負債高,又沒啥收入,那么他們抵抗風險的能力就差,
這時候,別說讓他們買房子了,就是買個雞蛋,普通老百姓也要貨比三家、權衡再三。
回想以前的超前消費、卡奴、月光……
老板們在KTV里醉生夢死,打工人在信用卡、花唄上愛恨交加,
大學生在裸貸中失去人生,年輕人在丈母娘面前加杠桿買房……
臺面上推杯換盞,觥籌交錯,
臺面下捉襟見肘、寅吃卯糧。
不斷地掏空自我,不斷地加大杠桿,乃至于搭進去六個錢包,和未來二三十年的收入,
這樣做,是有代價的。
茨威格說過: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都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出來混,也是要還的。
接下來,就是還債的時刻了。
怎么給居民減負,給百姓提高收入,讓他們每個月能存下點小錢。
——這個過程來得越快,經濟復蘇就來得越早。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