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降臨,繁忙的鹽田港燈火通明。 南都拍客 林紅 攝
(資料圖片)
深圳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GDP達到16297.6億元,居全省首位;GDP同比增長6.3%,增速高于廣東省的5.0%和全國的5.5%。雖然這份半年報姍姍來遲,但深圳沒有令外界失望。放在一線城市來看,深圳上半年的GDP增速僅次于上海的9.7%。
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深圳)新能源與低碳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韋福雷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客觀而言,深圳的城市能級不如北京和上海,北上在集聚產業資源和金融資源都比深圳有優勢。深圳上半年GDP有6.3%增速,表現非常強勁?!崩L時間線來看,深圳GDP增速從2022年上半年3.0%到全年3.3%,再到2023年上半年6.3%,其穩中求進、持續向好的態勢已經形成。而在深圳上半年成績單背后,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在工業底盤穩增長之外,消費和出口才是深圳經濟增長的最大支撐。
新支撐 從“三來一補”到出料加工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深圳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00.02億元,同比增長11.5%,領跑全?。簧习肽瓿隹诳傊狄餐黄迫f億,遙遙領先于廣東21城,增速14.4%位居前列。
而外界對深圳人的固有印象“不是在搞錢,就是在搞錢的路上”,沒時間消費或者說是消費能力不行,深圳的消費力也長期在四大一線城市中墊底。如今,放在一線城市來看,深圳上半年的GDP增速僅次于上海的9.7%。
從具體數據來看,更能看出深圳消費的潛力,其增長動力更多來自消費升級。其消費升級類商品保持較快增長,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化妝品類零售額分別增長22.6%、11.6%。網上零售持續快速增長,限額以上單位通過互聯網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增長32.5%。
深圳還在發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擴大其商業輻射力,在2022年印發了《深圳市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深圳初步建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國際貿易中心城市、國際會展之都和國際投資與合作交流高地。
外貿出口更是結構性的巨變。深圳工業制造業過去是從“三來一補”起家,做的是“來料加工”。而如今,據深圳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深圳“出料加工”貿易出口值為1億元,同比大增2830.9%。上半年,深圳“出料加工”貿易出口值為4.2億元,已是2022年全年(0.6億元)的7倍。
所謂的“出料加工”貿易,指的是出境加工貨物的出口和復進口應在同一口岸,企業填報出口貨物報關單,監管方式為“出料加工”;而“出境加工”則是指我國境內企業因生產所需,將全部或部分原材料、零部件、包裝物料等提供給境外生產企業,借助境外勞動力開展加工或裝配后,再將制成品復運進境。
海關總署表示,傳統加工貿易方式是外商把原材料送到國內工廠,按照外商要求生產出成品,然后再按期交貨,送到國外市場去銷售,這種“兩頭在外、中間在內”的貿易模式,一般只能掙到微薄的加工費。而“出境加工”則正好相反,其特點是“兩頭在內、中間在外”,其模式也可以簡單理解為:原材料運到境外、雇用“洋工廠”代工、制成的成品運回境內。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記者,從“來料加工”到“出料加工”,這進一步說明了深圳在全球市場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已經可以委托別人加工,這也符合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角色轉換。
白明表示,目前,深圳“出料加工”貿易占其進出口總量的比重并不大,未來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2022年,深圳市外貿進出口3.67萬億元,規模創歷史新高。其中,出口2.19萬億元,規模連續第30年居內地外貿城市首位。今年上半年,深圳的鋰離子蓄電池、電動載人汽車、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產品分別出口319.4億、80.7億、13.9億元,增長36.3%、943.2%和31.8%。
韋福雷表示,作為內地出口規模連續30年第一的城市,深圳主要出口的是機電產品,但“新三樣”從去年開始就表現出非常強勁的增長,為深圳外貿出口提質升級添加了新動能。
壓艙石 工業投資增長47.5%
此外,對于深圳而言,工業早已是其穩增長的壓艙石。在2022年,深圳首次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全部工業增加值全國城市“雙第一”,“工業第一大市”的地位更穩固。
近年來,深圳堅持“工業立市、制造業當家”,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制定出臺“工業經濟30條”等重要政策,確保工業生產平穩運行。在突破產業空間制約上,規劃建設20大先進制造業園區,實施“工業上樓”廠房空間建設計劃;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上,著力發展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的“20+8”產業集群,加快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從深圳三產的構成來看,今年上半年,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1.05億元,同比增長0.0%;第二產業增加值為5681.98億元,同比增長4.8%;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0604.57億元,同比增長7.2%。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規模以上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9.7%。主要高技術產品產量持續快速增長態勢,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產量分別增長170.2%、32.6%。
韋福雷表示,深圳的高技術制造業在工業生產和消費方面也起到了主要拉動作用,雖然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不算太高,但工業增長的結構越來越好。
再從工業投資來看,深圳的發展動能也是十足。今年上半年,深圳工業投資增長47.5%,制造業投資增長54.2%,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56.3%,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投資增長66.3%。
在今年初,深圳提出力爭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超過1萬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加快建設全球領先的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一座城市,有投資,才有動力、有未來,深圳為拼經濟,準備了十足的投資動力。
韋福雷認為,只有建設經濟發展,拉動就業、提高收入、帶動消費,才能形成經濟發展的正循環。下半年,深圳應繼續從“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發力,持續營造好營商環境,提高投資者信心,高技術制造業要繼續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動能。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程洋 彭樂怡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