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同行拋棄的萬達,非常危險了。
上周,萬達集團新增兩則股權凍結信息震驚行業,大連萬達商管被凍結約19.79億股,凍結原因是財產保全。
要知道,萬達商管在2018年引入投資人時,其45.27億股當時的估值達到2430億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而這次被凍結的19.79億股,按2018年引戰的估值看,價值達到1062億元,可謂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因此,資本市場都在好奇,到底是誰因為什么問題凍結萬達千億股權?
6月8日,萬達官網發表回應,萬達地產和某企業在長春一大型項目有合作,至今雙方仍存在約10余億元財務糾紛。
后來媒體報道,發現這個凍結萬達的人,竟然是行業老大哥萬科。
要知道在行業內,萬科一直是風向標一般的存在,而且這么多年,其形象一直是與人為善的。
這次對萬達采取財產保全手段,萬科一定是嗅到了風險的味道。
濤哥估計,但凡事情有余地,但凡不是面臨大概率巨額虧損,誰愿意跟同行撕破臉呢?
畢竟,兩家超大體量的TOP企業對簿公堂,以后就不太可能再合作了。
據濤哥了解,萬科與萬達的這次合作,背景始于四年前。
2019年8月,萬達與長春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決定在當地投資影視文旅項目,王健林宣稱要投200億元做一個“長春國際影都”。
緊接著,長春國資旗下成立的“北方影都投資”斥資90.92億,拿下長春凈月開發區16宗地,總面積215萬方。
2020年6月,長春國資便將北方影都投資的股權100%轉讓給萬達地產,萬達由此獲取了這幅超大型地塊。
不過,如此巨大的體量,萬達自己開發明顯資金壓力過大,因此他們拉來住宅巨頭萬科合作。2020年7月,萬科獲取“北方影都投資”15%的股權。
在入股的同時,萬科還接手了“北方影都投資”旗下子公司“北方影都房地產”的大部分股權,該公司負責開發長春國際影都的部分住宅地塊。
濤哥跟長春地產圈的朋友交流了下,萬科在長春國際影都開發的住宅名為萬科星光城,實際開發地塊為16號地、17號地和18號地,共分兩期開發。
從項目圖片可以看到,這個項目主打的就是周邊有大量影視產業和商業配套,目前造好了一部分影視基地,萬達MALL最快也要2025年了。
從法院的財產保全動作和萬達的聲明推測,應是萬達需要支付給萬科10個億,但一直沒支付,法院判定進行了財產保全。
要知道,2022年長春萬科銷售額56億,位列長春第一,10億相當于長春萬科2-3年的凈利潤,影響非常大。
鬧得這么大都不給合作伙伴付錢,這也進一步體現出,萬達可能確實沒錢了。
當年恒大危機前,廣發銀行凍結恒大資產,成為了重要標志性事件。
作為合作伙伴,如果不是長期溝通無效的情況下,是沒必要走到法律程序這一步的。
這次凍結行動,恐怕也掀開了萬達的蓋子,其他債權人估計也要坐不住了。
就在6月9日,萬達集團旗下的上海萬達小額貸款公司7.35億股被凍結,執行法院為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這說明更多債權人已經在行動了。
對于這次萬科凍結萬達19.79億股,有人說為了10億元糾紛凍結人家千億估值的股權,是不是太過分了?
實際大家都知道,估值只是虛擬財富,沒上市前都是虛的,而現在萬達上市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估值的參考意義就更低了。
6月初,證監會就萬達上市提出5點質疑,包括如何保證股東占用資金?有無出租率數據虛報?有無關聯交易?有無短期償債風險?
這也說明萬達上市要解決的問題還不少,而這次接連被凍結股權,使得其IPO的難度更大了。
近日有媒體報道,萬達上海松江、青海西寧、廣東江門三座萬達廣場已經被出售給大家保險,可見其確實在出售資產回血。
同時,萬達地產近期還減少了福利支出,有員工告訴濤哥他們經理級別以下的住房補貼被取消了。
總的來看,萬達現在內憂外患,證監會質詢、合作伙伴起訴、信用評級下調、裁員降薪導致員工不滿……要解決的問題太多。
事實上,幾個月前萬達還狀態很不錯,沒想到4月底上市未成之后,就開始急轉直下,令人唏噓。
到底是能起死回生,還是變成下一個恒大,全看幾個月的IPO能否實現,留給萬達的時間不多了。
關于今天分享的內容,大家有什么評價?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