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房子什么,是家,千千萬萬的中國老百姓不遠千里出門務工,終究還是為了家。所以說對于中國人來說一套房子太重要了。特別是農村不管是老人養老,年輕人結婚房子都必須要有,如果你家房子都沒有,女方也不會嫁到你們家去。可以說有房就有家,有家就有根,但是現在農村想要建房子,宅基地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是宅基地是房屋的必備條件,先有宅基地再有房屋。
那宅基地到底是怎么來的呢?它的性質又是怎么樣的,經歷了哪些階段。這就要從1949新中國成立說起,1949年-1958年宅基地私有制,根據國家《土地改革法》規定,農民是享有完全的所有權的,不僅可以出租還可以交易。
不過到了1958至1978年,宅基地就變成公有私用制了,顧名思義宅基地所有權變成集體所有,農民朋友就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了,但是同時也規定宅基地上面的房屋是屬于私人的,除了宅基地不能交易之外,房屋是可以出租、交易的。
再后來就是1978年到如今了,也就是宅基地共有私用制度強化和使用權限制流轉階段。在新的《土地管理法》中明確禁止農村宅基地跨村交易。不過到了現在宅基地改革的苗頭又開始出現了。例如去年年底農業農村部發布的《農村宅基地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中就明確了多條規定,例如為了盤活農村宅基地、耕地、房屋,就鼓勵農戶以及村集體積極入市、出租等手段來獲取收益。除此之外全國各地也開始陸陸續續建立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為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提供了便利。
另外為了進一步的盤活農村現有的宅基地資源,近期,浙江省義烏市就開歷史之先河,開展宅基地跨村有償調劑。顧名思義義烏市農民進城落戶之后退出的宅基地,可以通過公開競拍的方式獲得使用權。不過目前僅限于縣域之內的其他農民購買,這樣一來就有利于農村宅基地的流通,而且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符合我國宅基地大盤需穩,小盤微調的政策。
根據浙江日報的報道,去年上半年的時候,在浙江省義烏市城西街道辦事處大廳,就有全市范圍內31戶農村村民競拍城西街道五一村3500平方米宅基地使用權,最終以每平方米3.29萬元的均價成交。其中稠江街道龍回村村民方月芳以387.6萬元的總價競得五一村120平方米的宅基地使用權,另一戶村民賣掉25平方米宅基地,獲得70多萬元收入。
據義烏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張黎明介紹,自2015年以來,義烏連續兩輪入選全國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地區,競拍的宅基地主要來自于當地村民自愿退出的宅基地,再有由村里統一回購,再通過公開競拍的方式調劑給縣域內符合條件的農民,用來建房。
好了,文章寫到這里就結束了。大家對于浙江省義烏市農村宅基地可跨村甚至跨縣交易一事怎么看呢?大家有什么想說的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交流討論吧。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