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咱們傳統的說法,過完元宵佳節,這個年,就算是結束了,返鄉的農民也已進城開啟新一年工作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而這些年,隨著進城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農民在城市安家,甚至不少年輕人已經實現城鎮落戶。導致今年不少返鄉的年輕人又開始思考起,農村宅基地的去留問題。
有人覺得,自己已經在城市落戶多年,孩子也跟在身邊上學,宅基地留著也派不上用場,最后只能長期荒置。
但是有些人卻以為,雖說自己已經實現城市買房,但是將來孩子長大,自己還是想返回農村養老。同時想著,能否為子女也在農村留下一份資產。
但總體而言,討論宅基地去留問題的基礎前提是:起碼得具備新居住地,且家庭收入水平較穩定,否則農民很難有底氣退出宅基地。
那么未來五年內,農民宅基地究竟是去?還是留呢?新出臺的《關于推動大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融入新型城鎮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將會對農村宅基地如何展開整頓呢?農村走向,又將如何呢?關于這幾個問題,咱們一起來聊一聊:
【未來5年,宅基地是去還是留?】
其實關于宅基地的去留問題,如果基于主觀,上面咱們就已經講到了,農民去宅基地的前提起碼得有新的居所,且滿足較穩定的收入水平,否則很難支撐大家放棄農村的宅基地選擇城市生活。
而這些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農村人口步入老年的人數又更多,在考慮放棄宅基地去城市的問題上,大家更應該把城市居住習慣、以及養老成本、子女生活壓力等考慮進去。畢竟眼下進城的農村子女,不僅僅在享受城市配套,也在承受著巨大的房貸、車貸、以及子女教育等壓力。
這種情況下,相比城鎮,農村宅基地成為了廣大退休農民低成本養老的關鍵和必需。所以,未來5年內,對于農民而言,選擇將宅基地留下,對農民的益處反而更大。
當然了,宅基地的去留問題也不僅僅是從自身考量,與農村的眾多規劃走向等現實因素,同樣脫不開關系。那么接下來,農村走向又將如何?“上面”的對宅基地的整頓又將如何開展呢?
【國家敲定農村走向,大型農村拆遷來了?】
前不久,我國又出臺一項新的政策,大型易地扶貧搬遷被正式推行。在最近出臺的《關于推動大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融入新型城鎮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國家已有明確,將采取產業園區與周邊安置社區“雙區共建”的方式,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大型易地扶貧搬遷。
由此可見,新走向已經敲定,大型農村搬遷來了。接下來,那些人口“空心化”嚴重的農村,以及城市近郊農村地區,將大概率成為這一次易地扶貧搬遷的重點對象。
而此次大型易地扶貧搬遷具體采取的方式,據說是以產業園區與周邊安置社區“雙區共建”的方式。這種方式就有點類似于打造“特色小鎮”,農民原有的宅基地,不僅可以獲得分紅,將來還能實現咱農民就近就學、就業,甚至就醫。
而沒有參與到改革,留下來的耕地,大部分會用于規模化耕種糧食,還有一部分大概率會被退耕還林。
那么,面對大型易地扶貧搬遷的到來,咱農民應該注意些什么?
1.遷戶口方面,三思而后行。據說此次易地扶貧搬遷和戶口遷移會同步出現,但是國家也強調了,在遷戶口方面,需尊重農民的意見。所以,這個事上面,農民需要三思而后行。
2.關于拆遷補償,大家提前心理準備。據說我國宅基地的騰退方式,主要包括兩種方式,即:有償退出、村集體內部交易。
而如果選擇有償退出,此輪易地扶貧搬遷的補償額度并不高,究竟補償多少,大概率取決于農民房屋質量。
不過很顯然,兩種補償的方式后者肯定更加靈活、且收益空間更大一些。所以,建議農民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end
既然看到這,就順便點個贊吧!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