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
(資料圖)
央廣網天津1月30日消息(見習記者韓雨晨)記者日前從2023年天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2023年天津市住建系統將全方位對標對表“十項行動”,全力推動建設項目復工開工,努力實現首季“開門紅”,確保全年各項工作落實見效。
在重點工程建設方面,天津市將加快中心城區地鐵和濱海新區軌道工程建設,天津地鐵11號線一期東段年內將建成通車;完成國家會展中心二期工程、張貴莊污水處理廠二期主體工程,并將推動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和沙柳路跨津濱大道立交、柳林橋等81個路橋項目全面開工。
在住房方面,天津市將牢牢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以更大力度精準支持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消費需求,持續完善房地產調控政策,推動商品住房建設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型;繼續做好公租房配租、向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發放4億元租房補貼以及保障性租賃住房等民心工程。同時,天津市還將實施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規劃,籌集的8500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做好前期工作,按計劃開工,實現早竣工、早運營,并積極推動發展共有產權住房建設,探索共有產權住房建設管理新機制。
據了解,在城市更新方面,天津市推動部分項目改造更新,將完成老舊小區改造竣工161個小區、410萬平方米,啟動49個完整居住社區試點建設,持續推進老舊樓房加裝電梯、無障礙設施和適老化設施建設改造等任務;推動物業管理融入黨建引領的基層社會治理,鼓勵物業企業推行智慧化管理,并積極發展文旅以及信創等高新、高質產業,讓小洋樓煥發新的時代生機。
在鄉村建設和推進“雙碳”方面,天津市將開展鄉村建設評價試點,推動傳統村落掛牌保護和集中連片保護,挖掘傳統村落資源優勢,提升農房安全質量,加強農房建設管理,同時,將建立低碳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進一步提高建筑節能低碳水平,在中新天津生態城等重點區域開展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的試點工作,推動綠色建筑發展,城鎮新建綠化建筑占比將達到85%以上。
此外,記者從會上獲悉,天津市還將大力發展智能建造產業,編制智能建造試點建設實施方案和產業發展規劃,積極引育智能建造領軍企業,積極搭建創新生態,推動示范項目建設,探索與天津城市定位相適應的智能建造發展路徑,同時,將大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繼續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完善項目聯合驗收機制,規范建筑市場管理,深化企業資質管理改革,完善行業信用監管機制。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