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許多老人身姿不再挺拔,出現腰背疼痛、駝背、身高變矮、容易骨折的情況,而這些癥狀的出現往往多與骨質疏松緊密相關。
(資料圖片)
發病原因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最常見的骨骼疾病,它是一種以骨量降低,骨組織微結構損害,導致骨折風險加大為特點的疾病,可發于任何年齡,但是多發于圍絕經期的婦女及老年男性。骨質疏松癥分為兩大類,分別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骨質疏松包括絕經性骨質疏松癥、老年骨質疏松癥和特發性骨質疏松癥;繼發性骨質疏松癥指任何影響骨代謝或者藥物引起的骨質疏松。西醫認為骨質疏松發病原因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酒、吸煙、高鈉飲食、體力活動少)、以及多種疾病和藥物有關。中醫認為骨質疏松與外邪侵襲、五臟虧虛、氣血運行失常、久坐久臥及年齡增加等因素有關。
骨質疏松癥又被稱為“無影小偷”,定期檢查是骨質疏松預防的重要手段。但X線顯示骨質疏松時,骨質丟失大概已經丟失30%左右,所以骨質疏松的及早預防很重要。
堅持運動
研究表明,適宜的運動不僅能夠產生機械刺激促進骨形成,還能調節機體內分泌系統,提高機體雌激素的水平,進而起到預防及治療骨質疏松的作用。在此秋高氣爽之際,哪些是適合中老年人的運動?
抗阻力訓練對骨骼最有好處的運動就是抗阻力訓練,包括俯臥撐、啞鈴、杠鈴等項目,中老年人要格外注意避免運動損傷,強調規律且循序漸進,建議一星期鍛煉3~5次,每次持續半個小時,堅持鍛煉并保證每半年查一次骨密度。
有氧訓練比如爬山、健步走、游泳等有氧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拉伸肌肉改善身體柔韌度,對骨骼也有好處。最好一周堅持3~5天,每天30分鐘,需要注意的是,進行運動前一定要做好熱身,運動過程注意不要損傷膝關節。
科學補鈣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建議,成人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800毫克(元素鈣),50歲及以上人群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1000~1200毫克。盡可能通過飲食攝入充足的鈣,當飲食中鈣攝入不足時,可給予鈣劑補充。具體如下:
每天曬一小時太陽每天在上午10點左右曬一小時太陽,陽光不要太猛烈,防止灼傷皮膚。研究證明,曬太陽可促進維生素D的形成,從而促進鈣的吸收。
每天喝500克的純奶或酸奶奶中的鈣質含量非常豐富,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選擇酸奶。
每天吃一片鈣片首推含維生素D的碳酸鈣類藥物,這類鈣片含鈣量高,吸收率高,易溶于胃酸,且能參與鈣和磷的吸收,促進骨質的形成且副作用少。(曹曄文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